NAD C 3050 LE 評測:復古造型、Dirac上身,全球限量1972台

我才打算把NAD C 3050 LE拆箱出來暖身,在我進行評測之前就有兩位音響論壇的同事「藉故調用」本機,我也只能說這部相貌不凡的擴大機真是人見人愛,它雖然做成70年代的復古造型,「內在」卻有很大反差:內建瑞典Dirac Live音場校正技術,配備HDMI ARC、具備超低音分頻(低頻管理)能力,還有「大功率低失真」的D類功放,根本就是一部先進擴大機。

NAD C 3050 LE 評測

這是一部讓我看一眼就喜歡的擴大機,在我童年剛開始聽音響,擴大機就是長這個樣子。C 3050 LE是NAD慶祝創立(1972)50週年特別生產的限量版擴大機,全球僅有1972部。C 3050 LE的復古造型從木框、指針VU表,旋鈕與按鈕配置,到NAD全名「New Acoustic Dimension」的字體,都是向1974年NAD初創時期的綜合擴大機C 3030致敬。它開機的過程很有趣:剛開機就像喚醒怪獸、指針VU表發出紅光,完成開機程序進入穩定狀態、VU表轉變成溫柔的黃光。

外型復古、電路先進

C 3050 LE古色古香的外型就像是從博物館走出來的,但是它絕對不是我老爸玩音響那個年代的電路設計,它具備近10年來NAD一舉成為「新世代先進擴大機」的三個關鍵元素:結合數類轉換電路與D類功放的「Hybrid Digital」、NAD從M10開始帶進Hi-Fi與High-End音響領域的先進音場校正技術Dirac Live、以及最新的MDC2 BluOS-D模組。
C 3050 LE原本是「內建藍牙與DAC的綜合擴大機」,在台灣銷售的C 3050 LE則已經搭載NAD最新版本的MDC2 BluOS-D模組,有這項配備,C 3050 LE就成為具備Dirac Live音場校正能力的串流綜合擴大機。在網路連線狀態下,用家能收聽TIDAL(本機有MQA解碼能力)、KKBOX、Spotify與其他串流服務,還有免費的MQA Hi-Res網路廣播「Radio Paradise」四個頻道可以聽。

NAD C 3050 LE 評測

 

把USB硬碟當成「無損音樂庫」

本機還能讓用家聽自己擁有的無損音樂檔(我認為普遍來說音質都好過TIDAL),C 3050 LE不需要使用音樂伺服器、NAS或PC透過家中網路分享音樂檔,自身已具備音樂伺服器功能,只要用USB硬碟(或USB SSD)儲存音樂檔,插進機背MDC2 BluOS-D的USB端子,給它幾分鐘時間透過雲端資料庫為USB硬碟裡的專輯做好分類整理,這樣USB硬碟就成為您的音樂庫,用智慧手機安裝BluOS App即可點選USB硬碟的曲目播放(或推送手機裏的音樂檔讓C 3050 LE播放)。本機相容音樂檔類型包括MP3、AAC、WMA、Ogg Vorbis、WMA-L、ALAC、OPUS、MQA、FLAC、AIFF與WAV,Hi-Res最高對應192kHz/24bit規格。USB格式相容USB硬碟用的NTFS與USB SSD適用的exFAT。

NAD C 3050 LE

 

▲NAD C 3050 LE的機內電路分為三大區塊,由左至右依序是電源、數類轉換與放大電路、MDC2 BluOS-D模組。

作為「二聲道環繞音響系統」的優勢:有eARC與2.1聲道低頻管理

這兩個月我一直提到Netflix Spatial Audio,因為利用AMBEO 2-Channel Spatial Audio技術製作「二聲道的環繞音效」真的遠遠勝過以往似有若無的虛擬音效,這也讓二聲道音響系統能夠作為「二聲道環繞音響系統」使用。然而能不能用是一回事、好不好用是另一回事。
C 3050 LE有HDMI eARC可接收從智慧電視輸出的數位音訊、讓音響系統取代電視機內建喇叭發聲。

請見上圖,在數位音訊進入之後,MDC2 BluOS-D模組電路板上的NXP 四核心ARM Cortex-A53微處理器MIMX8MM6DVTLZAA還可以做2.1聲道低頻管理(超低音分頻)與Dirac Live校正,因此寸土寸金的都會小家庭用家可以買體型小巧的壁掛喇叭或書架喇叭搭配主動式超低音,這樣可節省空間並確保能聽見串流電影音效的極低頻, Dirac Live音場校正能確保左右聲道與超低音喇叭的良好銜接,還能解決低頻駐波問題獲得平坦的頻率響應。

雙DAC、音控與放大電路

本機在類比輸入狀態下,仍能透過TI PCM1863把聲頻信號轉換成192kHz/24bit數位音訊、再送去做Dirac Live音場校正與低頻管理。前述MDC2 BluOS-D模組處理後的數位音訊送到本機的主電路板,以動態範圍114 dB、差動輸出的384kHz/32bit二聲道DAC PCM5242作主要聲道的數類轉換,次要聲道用二聲道DAC晶片PCM5122(動態範圍112 dB)直接輸出單端音訊。數類轉換電路為何分主要與次要?我的判斷是NAD把性能較強的PCM5242用在功放電路推喇叭的主放大電路,次要聲道我是指本機的左右聲道與超低音前級信號輸出、這裡與「喇叭聽到的音質」無關。


請見下圖,在數類轉換電路之後,本機的前級電路以日清紡NJW1194類比音控晶片作訊源選擇與音量控制,前級放大與後級前段Buffer Amp則是選用低噪音、低失真且頻寬相當寬的高性能OP Amp元件,例如TI OPA1688A與SGMICRO SGM8261-2。功放電路的D類模組是按照NAD原廠對調聲與性能要求製作的「NAD特製版」Hypex UcD102 V1 D類功放模組。

客觀性能條件與M10 V2有得拼

我簡單把電路講完,大部分讀友們或許看出本機的硬體製作重點在Dirac Live、數位低頻管理、類比音控與低噪音特性,但是一看到UcD可能會有意見:為何不用Ncore或Eigentakt?老實告訴各位:那兩種高價D類模組原本就不該出現在這個價位帶的綜擴裡,但是上一期我聽NAD C 700的時候就覺得「不正常」:為何C 700用UcD聲音會跟用Ncore的M10那麼像?我想這幾年下來,NAD應該進一步掌握到D類擴大機調聲訣竅,有可能從訂製版模組的參數與電源電路下手,讓UcD提昇到與上位模組相近的程度。
 

我稍微比較C 3050 LE與M10 V2的規格,前者在20kHz的衰減幅度更小(頻寬更寬)、訊噪比更高,M10 V2只有贏在分離度而已,怎會發生這種狀況?我認為一方面C 3050 LE並不是像M10、C 700那種型態精巧型擴大機,它有足夠的箱內空間把串流模組、主電路板(包含DAC、前級電路與後級輸入段)、D類功放模組與電源電路全部攤平開來,不像精巧型擴大機要把數位主板跟放大電路疊兩層樓,所以C 3050 LE小信號放大電路距離交換式電源與D類功放更遠、減少雜訊干擾;再者M10 V2的NC252MP Ncore模組電路板是內建交換式電源,C 3050 LE則是配備NAD自家開發、供電能力更強的交換式電源、還在電源與主電路板之間用金屬板屏蔽(請見下圖),這些條件都讓C 3050 LE的性能與M10 V2平起平坐。

 

我還要請內行的玩家們留意兩點:所有D類在接近滿功率輸出狀態的訊噪比規格最好看,但NAD卻選擇標示1瓦(8歐姆)的訊噪比、還能超過95dB真的是蠻不簡單,這也很接近平時聽音樂的功率輸出狀態。另外總諧波失真的最大值都會出現在最大功率輸出狀態,本機則是標示額定輸出(100瓦)狀態下,20Hz至20kHz(多數擴大僅標示1kHz)、「全頻段最大功率輸出」諧波失真仍低於0.03%,這更是同級製品少有的能力。

以Dirac Live解決Room Mode的低頻問題

C 3050 LE原機附Dirac Live是做500Hz以下頻段的等化校正(限頻版),日後用家也可以付費升級全頻版,我建議用家使用限頻版測試後先後設兩組目標曲線:第一組是完全不改變測試後的目標曲線(聽起來是「低音清爽型」);第二組則把500Hz以下目標曲線拉高2.5dB(聽起來會相對「厚聲」),兩組設定讓電腦計算Filter之後、上傳至C 3050 LE儲存執行音場校正。

▲NAD C 3050 LE有隨附的測試麥克風,可以使用智慧手機安裝Dirac Live App執行測試程序,如果店家或玩家自己有性能更好的測試麥克風,就把麥克風接筆電、安裝執行Dirac Live 3應用程式做測試調整。請見圖1,先選定作為測試的麥克風,接著在測試調整音量(圖2)之後,在三種校正型態(Tightly focused imaging / Focused imaging / Wide imaging)選擇其一(圖3),依照頁面指示,把麥克風依序在每個位置做完測試(圖4),就可以設定目標曲線。)

▲圖5是Dirac Live在測試完畢之後自動設定好目標曲線的狀況,由於隨機Dirac Live版本校正範圍是500Hz以下,所以可以看到藉由此項校正能削平500Hz以下駐波造成突出的「峰」,還能看見在30Hz附近的凹陷也獲得補償。C 3050 LE可以設定五組Dirac Live目標曲線調整後的結果,圖6就是我刻意把500Hz以下目標曲線稍微拉抬、讓聲底更厚所做的調整,每次調整完畢記得要在下個頁面為此調整命名,並點「Export filter」,這樣以後C 3050 LE就能隨時選用等化調校的結果了。
接著進行比較試聽:Dirac Live校正之後明顯降低的駐波,也補償了極低頻特定頻段的凹陷,低音的解析度顯著提高,變得結實、清爽,儘管初始版本校正上限是500Hz、但是也已經涵蓋到整個中低頻段(Low Mid)的範圍,改善了左右聲道響應的對稱性,聽起來音像的結像更具體、定位更明確。但是如果要讓C 3050 LE展現最佳音質,像是Keith Jarrett Trio – Standards In Norway的Little Girl Blue,鼓刷的觸感、輕敲銅鈸與鋼琴的質地細緻度還是在關掉Dirac Live的狀態比較好;聽古典音樂也是不開Dirac堂音較豐富、空氣感較強,小提琴演奏的質地更細緻,所以我建議本機用家仍要嘗試在不用Dirac的狀態盡力調整喇叭擺位。
 

▲用家多半只會看到Dirac Live測試與設定目標曲線後「模擬的」頻響曲線,這回我讓各位直接看到實測的校正結果:所有頻響曲線都是做1/6 smoothing,限頻版的校正上限為500Hz,因此我把本圖的最右邊訂在1kHz、左邊20Hz:圖上的藍色曲線是「未校正」狀態的左右聲道同時發聲的頻率響應;綠色則是Dirac自動設定目標曲線的校正結果,500Hz以下很明顯要比校正前平坦很多,但我認為500Hz以下頻段的響應(大小)低於1kHz,聽感上會覺得聲音比較瘦,因此故意把500Hz以下目標曲線全部拉高2.5dB,紅色曲線就是實測的頻率響應,這就能讓1kHz銜接到500Hz以下的頻率響應都變得平坦了。

聽古典音樂真會讓人上癮

在聲音特質方面。我認為C 3050 LE最有傳統風味的部分是濃密、有著豐富色彩與層次的中頻,聽Dina Ugorskaja – Bach . Chopin專輯,鋼琴的音色溫潤而有美感、能讓人放鬆,它會讓使用者很自然想聽古典音樂。甜美、帶著暖色調的中頻原本就是英系美聲最有代表性的要素,自然的程度根本聽不出是D類!但本機與老派英國聲還是有明顯差異,它完全沒有黏滯感,聽五嶋綠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在高輸出狀態下能維持極佳的安定性,充分表現出交響樂團的規模感,內聲部的清晰程度與層次感更是達到上位製品的水準。C 3050 LE表現高解析度的方式並非著重在高頻亮度,而是擅於展現聲音的複雜性與密度,聽馬友友Songs of Comfort and Hope的Amazing Grace可以從散佈在周遭的聲響感受到身在強風中的空間感。

▲NAD慶祝創立50週年的C 3050 LE全球限量1972部,如果沒搶到,以後要買「木殼」復古造型的NAD擴大機就難了!NAD C 3050 LE機背左上角有一塊銘板、上面可以看到這是限量1972台之中的第幾部,照片上這部「天字第一號」、編號0001的NAD C 3050 LE應該是留在原廠收藏吧!

令人興奮、熱力四射的流行音樂

C 3050 LE的高音表現也高於我的預期,如果您對UcD的印象還停留在三年前的製品,再聽C 3050 LE一定會覺得UcD的音質什麼時候好那麼多?以前UcD讓我最不滿意的地方是高音上端的「鈍感」,本機讓我聽到的則是開放、鮮活、悅耳(不刺耳)的高音,再加上強勁、緊實、敏捷的低音,讓C 3050 LE在播放流行音樂時聽起來爽度超高:聽YOASOBI「群青」與Beyoncé「I’m That Girl」,電子低音punch的力量、彈性、厚度與控制力幾乎已經把「越好幾級」搭配的Pioneer S-1EX落地喇叭實力發揮到九成,超強的「核心肌群」,把音量開到逼近Live House前排的程度仍然不會混亂、仍維持極佳的三頻均衡性,誰能猜得到C 3050 LE長得這麼文青、竟然會有「炸房子」的能耐!最後我還試聽最新一季「怪奇物語」的Netflix Spatial Audio音效,高能量、優異三度空間包圍感,當成「2.1聲道環繞擴大機」效果好得沒話說。

最佳推薦

我推薦有用嗎?限量買不到也是白推啊!我本來就這樣想,但是在我試聽接近尾聲時有很強烈的預感:C 3050 LE是我近幾年聽過每部NAD擴大機之中(不分價位)表現所有音樂類型、調聲至整體均衡性最趨近完美的一部,我一點都不覺得這只是運氣好、肯定是NAD原廠下足功夫,怎麼可能限量1972台輕易賣完就說再見?我猜想在「限量版」之後會有C 3050「量產版」吧?OK,不管結果如何,我肯定C 3050 LE是所在價位帶最強綜擴之一,有機會就趕快下手吧!

 

NAD C 3050 LE重要特點

  • NAD 50週年機種、限量1972部
  • 外觀比照1974年C 3030復古造型
  • 配備MDC2 BluOS-D module1
  • 應用瑞典Dirac Live空間校正技術
  • 具備BluOS多室音樂串流機能
  • 有超低音分頻(低頻管理)能力
  • 配備Hypex UcD D類功放電路
  • 以32位元DAC PCM5242作數類轉換
  • 雙向藍牙、相容aptX HD
  • 具備MQA解碼能力

NAD C 3050 LE規格

●型式:網路串流綜合擴大機
●額定輸出功率:每聲道大於100瓦(包含8歐姆與4歐姆、兩聲道同時輸出)
●IHF動態功率:每聲道180W(8歐姆),每聲道250W(4歐姆),每聲道300W(2歐姆)
●峰值電流:>20A
●總諧波失真:<0.03%(250mW至100W,8歐姆與4歐姆)
●訊噪比:大於95 dB(A加權、1瓦輸出8歐姆負載)
●頻率響應:20 Hz〜20 kHz(±0.3 dB)
●聲道分離度:>75 dB(1 kHz)、>70 dB(10 kHz)
●輸入端子:RJ45網路端子×1、USB(type A)×1、HDMI eARC×1、Toslink光纖×1、數位同軸(RCA)×2(含一組Phono)、二聲道類比輸入(RCA)×2
●輸出端子:喇叭端子×2、2.1聲道前級輸出(RCA)×1
●尺寸(寬×高×深):435×110×355 mm
●重量:12.6公斤
●參考售價:8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