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消費者眼裡、玩音響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翻開音響雜誌看看,一套音響系統總是要用好幾部器材搭配喇叭,對多數人來說,都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理解每部器材在音響系統當中扮演的角色,複雜的程度和價格總會讓人覺得音響「入門」沒有那麼簡單。
然而要在家中裝一套音響真有那麼困難嗎?我並不這麼認為,最近三年音響玩家們應該都觀察到「功能整合」這個大趨勢,這個趨勢讓音響系統的構成變得極為簡單,只要使用Wi-Fi喇叭搭配智慧型手機,不需要任何器材就能成為一套串流音響系統,這也難怪無線喇叭成為目前最熱賣的音響製品之一,但是一套音響器材的聲音特質大部分是由喇叭決定,Wi-Fi喇叭可以選擇的製品種類較少(比主動式喇叭還少),若您堅持要找到「自己真心喜歡的聲音」,一定可以從種類繁多的被動式喇叭之中找到標的,在這樣的條件下要組成一套極簡音響系統,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選用「串流綜合擴大機」,只要這一部「主 機」加上一對喇叭就能夠成一套 Hi-Fi音響系統。
Master系列中唯一採取 「Hybrid Digital」技術的製品
串流綜合擴大機相當於結合了 「串流播放機」與「綜合擴大機」 兩者的功能,對傳統擴大機的廠商 而言,網路串流相關的數位電路開 發難度較高,這也是現在大部分 Hi-Fi音響廠商都還沒有推出串流綜合擴大機的主因,然而一旦突破了這個瓶頸,老品牌推出的串流綜合擴大機就會成為中、青世代玩家們熱切關注的焦點。
NAD的起步算是非常快,早在 2015年就推出了該廠最頂級「Master系列」的綜合擴大機M32,只要插入BluOS MDC模組就能為它添加網路串流功能,而且NAD的設計非常勇於突破,儘 管他家以前最擅長的領域是類比 放大電路,M32卻是採取「Direct Digital」的設計,沒有使用DAC晶片、利用DDFA技術直接把PCM轉換成PWM作放大,使這部「體型很正常」的擴大機擁有每聲道「實實在 在輸出」180瓦的能力。
到了2017年,NAD一口氣推出三款中低價位與中價位可加裝MDC DD-BluOS模組的綜合擴大機C338、C368與C388,它們都改採 「Hybrid Digital」技術,將數位音訊轉為類比信號之後,搭配D類功率放大電路、使它們比大多數同級擴大機擁有更強的喇叭驅動能力。
本篇為您介紹的M10是NAD最新款串流綜合擴大機,它不需要加入模組、本身就已經具備BluOS多室音樂串流的能力,從製品編號您就能理解M10隸屬NAD頂級的Master系 列,它是Master系列中體型最小、 價格更平易近人、唯一採取「Hybrid Digital」技術的製品。
內建Wi-Fi與藍牙、擁有豐富的音樂串流機能
M10的外觀相當精緻,它的機體寬度只有一般音響器材的一半,頂板與正面都使用康寧的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製作,這種輕薄、高強度的玻璃材料不易破損刮傷,經常使用在智慧型手機的觸控面板,而M10也配備了TFT全彩觸控液晶面板利於用家操作選單設定、 選曲播放,並且能在播放音樂檔的狀態下顯示專輯封面、曲目,也能顯示數位音訊的電平。
在串流功能方面,M10內建Wi-Fi 與藍牙,在本機連上網際網路的 狀態下,它能讓用家收聽各種音樂串流服務,例如TuneIn網路收音機、Spotify與KKBox,它也能夠播放連網狀態下PC與NAS之中的音樂檔,相容的音樂檔類型包括MP3、 AAC、WMA、OGG、WMA-L、 ALAC、OPUS、MQA、FLAC、 AIFF與WAV。
從表面資料來看,M10的網路 功能與C368、C388差距相當有 限,而M10的「持續輸出功率」 則是介於兩者之間,它們同樣是採 取「Hybrid Digital」的設計、憑甚麼M10要賣得比較貴?難道只是因為它看起來比較精緻美觀而已嗎? 不,絕對不是這樣,我認為M10與C368、C388「在音響電路上」是完全不同等級的製作,而且是我期待了三年的綜合擴大機製作方式。
內建「Dirac Live」高精度數位空間校正
過去三年有一些優秀的音響製品讓我印象深刻,我也經常和玩家 分享相關的技術,我曾經在本刊的 「影音隨筆」提到過我期待見到 的串流綜合擴大機應該要有DRC (Digital Room Correction)數位空間校正,畢竟這在「環繞擴大機」 早已行之有年,利用測試麥克風在聆聽位置測得各聲道喇叭的響應狀 態、以數位音訊處理作校正,能夠有效淡化聆聽空間反射音與喇叭先天條件的影響、確保用家能夠聽見更正確的聲音,但是直到目前為止,這類的「串流綜合擴大機」依然少之又少。
為何廠商不這麼作?我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開發成本高」,數位音訊處理需要使用FPGA、DSP、微處理器甚至 CPU,這是除了日系大廠之外,這是大部分音響廠商都「不熟」的技術領域;第二個原因是「玩家對音質要求較高」,環繞擴大機首重電影音效、就算DRC的校正沒有那麼精確,只要「爽度夠」就會有人願意買單,Hi-Fi音響玩家們的金 耳朵可沒那麼容易滿足,大部分玩家想要解決最大的空間響應問題是低頻駐波,偏偏低頻與極低頻又是頻率響應測試最困難(誤差最大) 的部分,大部分環繞擴大機雖然有DRC,但是在63Hz以下經常是「沒有校正」、或是只作小幅度的校正,DRC的檔次不夠、能力不足顯然不適合用在Hi-Fi音響。
NAD呢?他們不但已經準備好了、而且還有實戰經驗,去年推出 的NAD T 758 V3環繞擴大機就採用 了全世界精準度最高的DRC系統之一「Dirac Live」,Dirac Live能夠校正各聲道喇叭(還包括超低音喇 叭在內)的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與暫態響應(Impulse Response)。這回他們讓M10內建 Dirac Live,使M10成為NAD第一部 內建DRC的綜合擴大機。
比絕大多數綜合擴大機更適合搭配2.1或2.2聲道喇叭
M10以1GHz ARM CORTEX A9 微處理器作為核心,它不僅能作 Dirac Live空間響應校正、還具備2.2 聲道的低頻管理能力,可以接上1或 2支主動式超低音喇叭、建構一套2.1或2.2聲道音響系統,為左右聲道與超低音喇叭之間作數位分頻。
超低音分頻點的可調範圍為40Hz至 200Hz,只要在執行Direc Live的測 […]